
为纪念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市委宣传部、市委教工委决定今年共同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现定于2016年7月5日(周二)晚上7:00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上演原创歌剧《长征》。校团委现提供50张票,请有意者报名。报满为止,报名成功的师生需当天下午4:30前抵达学校南门统一乘车前往。
联系电话:18611235550,联系人:郭郦。
【演出介绍】
歌剧《长征》是国家大剧院为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所创作的中国原创歌剧,是国家大剧院第十一部原创歌剧。红军长征,是上个世际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同时是改变历史的一个壮举。这一事件,除了在长征的两年中种种艰苦卓绝外,红军不畏艰险,奋勇牺牲为理想而战的精神是极其伟大的。本剧根据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真实历史改编,以现实主义手法忠实的再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艰苦过程,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为理想与信仰而奋斗牺牲的崇高理想信念,并以此缅怀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的奇迹。
国家大剧院力邀印青、邹静之、田沁鑫等国内一流艺术家组成主创团队,酝酿创作共历时三年。著名编剧邹静之充分尊重史实,通过对曾团长、彭政委、平伢子等人物形象的刻画,再现了这两万五千里的跋涉路上中国工农红军战士们在艰难因苦中不灭的理想笔长征精神,以当代的视角度歌颂了这一段需要铭记的历史。著名作曲家印青充分发挥其旋律创作之所长,通过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交融将中西音乐的结合,以一首首精彩的唱段刻画出一个个长征战士的鲜明性格。在音乐手段方面,作曲家通过使用西藏弦子、贵州民歌等民间音乐表现了红军长征过程中充满质感的真实进程,通过交响合唱、咏叹调等西洋音乐形式反映红军长征过程中的宏大和浓烈的戏剧性。
全剧共六幕九场,登场人物近30余个,合唱队规模上百人,是国家大剧院迄今演出规模最大的一部原创歌剧作品。本剧以宏大的风格来表现红军长征的史诗性。全剧一气呵成表现了红军从瑞金出发,经过湘江战役、遵义会议、夺取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会师会宁等重要历史事件,体现革命先烈为梦想不怕牺牲与艰险的正能量精神。
80年前的一段伟大历史造就出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长征精神的每一个音符都蕴含着时代的因子,都具有催人奋进、撼人心魄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进国家大剧院通过歌剧的艺术魅力重温这一段苦难与辉煌。
主创
编剧:邹静之
作曲:印青
指挥:吕嘉
导演:田沁鑫、杨笑阳
舞美设计:马岩松
服装设计:宋立
灯光设计:韦尼乔?凯利
音效设计:王丹戎
【主演】
彭政委:阎维文、迟立明
曾团长:王海涛、刘嵩虎
平伢子:王宏伟、梁羽丰
洪大夫:王喆、张心
万 霞:龚爽、王一凤
军团长:关致京
李文化:张龙
刘平权:刘乃奇
阎维文饰 彭政委
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男高音歌唱家。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班,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客座教授、民族声乐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荣获中宣部、国家人事部、中国文联授予的“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和原总政治部授予的德艺双馨“名师名家”荣誉称号。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为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由他首唱的《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时候》《举杯吧,朋友》《母亲》《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强军战歌》等歌曲脍炙人口、广为传唱。为弘扬民歌文化,近十余年来,他倾心收集整理、录制了《阎维文中国民歌情歌系列》,先后出版发行了《西域情歌》《黄土情歌》《红土情歌》《战士情歌》《黑土情歌》《红色情歌》《湘鄂情歌》《豫皖情歌》《冀鲁情歌》等专辑。
始终坚持深入部队、深入基层,满怀热忱地为部队官兵和人民群众演出,足迹遍及祖国高原边防的哨卡、炮火硝烟的前线、海岛礁堡的前沿,在1998年抗洪、抗击非典、汶川和玉树地震中,把歌声送到第一线,被全军官兵誉为“战士歌唱家”。
2011年成功举办了“钢枪·玫瑰”大型演唱会并成功领衔主演了电影故事片《风雨日升昌》和《冯梦龙传奇》。
迟立明饰 彭政委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丑角》(卡尼奥)、《卡门》(唐何塞)、《歌女乔康达》(恩佐·格里马尔多)。
上海歌剧院歌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他演唱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曾在几十部中外著名歌剧中担任男主角。近年来多次被欧美主流媒体称赞为“最有前途的世界级男高音歌唱家”,并被澳洲ABC电视台、《美国弗吉尼亚导报》《美国美南新闻报》等知名媒体多次报道。
主演歌剧:《丑角》《托斯卡》《浮士德的沉沦》《卡尔米那·布拉那》《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图兰朵》《赌命》《艺术家生涯》《圣母悼歌》《雷雨》《浮士德》《原野》《钱学森》《宋庆龄》《青春之歌》《奥涅金》《罗蜜欧与朱丽叶》《茶花女》《卡门》《维特》《蝴蝶夫人》《爱之甘醇》等。
合作过的指挥:丹尼尔·欧伦、艾森·巴赫、约翰·尼尔森、Alberto Zedda、Peter Mark、Patrick Summers、吕嘉、张国勇、余隆、陈佐湟等。
王海涛饰 曾团长
中央歌剧院男中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中国首届歌剧节和文化部优秀剧目展演优秀表演奖获得者;奥地利维也纳卡拉扬中心卡拉扬奖金获得者;曾受原维也纳国家歌剧院院长Ioan Holender邀请签约该剧院;曾受布雷根茨音乐节总监之邀签约该音乐节;曾签约捷克共和国歌剧芭蕾舞剧院。在以琼·萨瑟兰为评委主席的第七届国际歌剧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在1997年Neue Stimmen和第三十届Dr. Luis Sigall以及第一届全国声乐比赛和第七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等多次国际国内声乐比赛中获奖。
刘嵩虎饰 曾团长
国家大剧院首位驻院男中音歌唱家。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山村女教师》《西施》《图兰朵》《蝙蝠》《假面舞会》《罗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茶花女》《弄臣》《丑角》《玫瑰骑士》《日出》《爱之甘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方志敏》等。
解放军艺术学院特聘教授。旅欧男中音歌唱家、博士。在欧洲各大歌剧院出演了40余部歌剧,共500余场。所获著名奖项:法国“图卢兹”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德国“La Vove”国际艺术歌曲声乐比赛一等奖、德国“新声音”国际声乐比赛总决赛三等奖、德国“歌剧世界”年度杂志歌剧新星奖、意大利“詹多奈”国际声乐比赛“塞尔维亚理发师—费加罗角色奖”及“新星奖和奥地利巡回演出奖”等。
王宏伟饰 平伢子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运河谣》(秦啸生)。
解放军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歌舞团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先后出版过《黄河遥遥》《西部放歌》《西部情歌》《西部赞歌》《儿行千里》《用我的心握你的手》《西边儿》《口碑》《黑眼睛》《高歌唱边关》《你是我所有的回忆》《心中的草原》等音乐专辑,参演过《米脂婆姨绥德汉》《雪白的鸽子》《小二黑结婚》等歌剧,并在新加坡、奥地利、菲律宾等国家,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等地区举办过多场独唱音乐会。
梁羽丰饰 平伢子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演员队长兼男高音声部长。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巴西里奥)、《卡门》(雷曼达多)、《玫瑰骑士》(元帅夫人的管家/客栈老板)、《水仙女》(猎人)、《茶花女》(薇奥列塔的仆人)、《西施》(伯嚭)、《洪湖赤卫队》(老幺)、《骆驼祥子》(孙排长/孙侦探)、《冰山上的来客》(三班长)、《方志敏》(狱卒甲)。
师从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刘维维先生,2009年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专业,同年12月考入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共参演了30余部中外歌剧,并多次在音乐会中独唱、领唱。
王喆饰 洪大夫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运河谣》(水红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政治工作部文工团青年歌唱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学院声乐硕士毕业,师从著名歌唱家教育家方琼教授。王喆擅长演唱艺术歌曲、地方民歌、中国歌剧,以驾驭技巧难度高、情感跨度大的作品见长,是现今民族歌坛极具实力与潜质的青年歌唱家。
曾荣获第十四、十五届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民族唱法银奖、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银奖第一名;荣立个人三等功三次;领衔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新十大女高音”歌唱家;获得第十三届“五个一”工程奖;曾担任中央电视台《寻找刘三姐》《争奇斗艳》栏目声乐导师、评委等。代表作:歌曲《乘梦飞翔》《牡丹亭》、电影《发姑》、歌剧《运河谣》、系列音乐会《我的声乐学习笔记》等。
张心饰 洪大夫
国家大剧院驻院女高音歌剧演员,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游吟诗人》(伊内丝)、《弄臣》(切普拉诺夫人)、《诺尔玛》(克罗蒂尔达)、《西蒙·波卡涅拉》(阿梅莉娅的女佣)、《唐豪瑟》(牧羊人);原创歌剧《冰山上的来客》(真古兰丹姆)、《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丽莎)《水仙女》(厨师)等。
意大利帕尔玛音乐学院声乐演唱硕士,满分毕业后考入世界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米蕾拉·弗莱尼大师班,并获得全额奖学金。歌唱家米蕾拉·弗莱尼对其高度肯定,称赞她音色独特,具有很强的戏剧张力。张心擅长诠释威尔第及普契尼作品,曾在意大利帕尔玛皇家歌剧院、摩德纳帕瓦罗蒂歌剧院、蓬特莱摩里歌剧院等剧院演出歌剧和音乐会。
龚爽饰 万霞
青年女高音,曾参加国家大剧院歌剧节演出,在民族歌剧讲座“洪湖赤卫队”中演唱《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
曾参加中央电视台新春音乐会、跨年晚会、直通春晚;中国教育电视台春节晚会;中国文联“百花迎春”春节晚会;国家大剧院歌剧节;复兴之路、春华秋实、古典也流行、民歌知多少的全国巡演等;她的演唱风格从容爽朗、大气灵动,获得了业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
所获奖项:“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唱法组金奖;连续两届获文化部“第十届、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民族唱法组银奖;2013年江西卫视中国红歌会年度总冠军;第四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大赛研究生组金奖;2013年被评为湖北音乐年度人物、2014年被评为影响中国年度正能量形象大使。
王一凤饰 万霞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日出》(小东西)。
中国歌剧舞剧院抒情女高音,沈阳音乐学院声乐演唱硕士毕业,在学期间师从郎亦农教授。
所获奖项:2008年第三届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歌剧比赛片段组二等奖;2009年第十四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辽宁)一等奖;2010年第十三届意大利阿尔卡莫国际声乐比赛“最年轻音乐家奖学金奖”;2012年韩国春川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2013年第十五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辽宁)一等奖;2014年第十一届全国声乐比赛美声组优秀奖;2015年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美声组)铜奖;2010年至2013年连年获得“中国国家教育部奖学金”。出演的歌剧作品:《红河谷》(丹珠)、《伤逝》(子君)、《号角》(田恬),获得广泛好评。
关致京饰 军团长
国家大剧院驻院男低音歌唱家,北京市东城青联委员。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骆驼祥子》(刘四爷)、《游吟诗人》(费兰多)、《艺术家生涯》(科林)、《山村女教师》(周五山)、《茶花女》(医生)、《爱之甘醇》(杜卡尔玛拉)、《图兰朵》(铁穆尔)、《赵氏孤儿》(公孙杵臼)、《弄臣》(杀手)、《西施》(伍子胥)、《罗恩格林》(海恩里希)、《费加罗的婚礼》(巴尔托洛)、《威廉·退尔》(格斯勒)、《冰山上的来客》(尼亚孜大叔)《歌女乔康达》(阿尔维塞·巴多埃罗)《卡门》(祖尼卡)。
曾获文化部第八届全国声乐比赛“文华奖”(政府奖)。
主演作品:《安魂曲》《D大调弥撒》《C小调弥撒》;歌剧《江姐》《原野》《热瓦普恋歌》《蝴蝶夫人》《魔笛》《汤豪塞》《茶》《国王》《弄臣》《岳飞》等。
张龙饰 李文化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歌剧《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连斯基)。
本科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师从陈星教授。后考入北大歌剧研究院,师从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强教授。
参演歌剧作品:中法喜歌剧节《卡门》(堂·何塞)、法国布列塔尼歌剧节《爱之甘醇》(内莫里诺)、广州大剧院原创歌剧《宋庆龄》(蒋介石)、澳门金沙国际歌剧节《唐·帕斯夸莱》(埃内斯托)、上海兰心剧院《贾尼·斯基基》(里努乔)、意大利罗马贝利剧院普契尼歌剧《艺术家生涯》(鲁道夫)、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制作的音乐会版中国原创歌剧《武则天》(唐中宗李显)。
所获奖项:2013年第十五届CCTV青年歌手大奖赛人民网赛区银奖;2015年中国音乐金钟奖北京音协赛区银奖。
刘乃奇饰 刘平权
曾参演国家大剧院制作歌剧《图兰朵》(皇帝)、《卡门》(雷曼达多)、《费加罗的婚礼》(唐·库尔齐奥)、《霍夫曼的故事》(安德烈/科申尼勒/弗朗兹/皮蒂基纳乔)、《纳布科》(阿布达罗)、《蝙蝠》(律师布林德)、《贾尼·斯基基》(杰拉尔多)、《安德烈·谢尼埃》(密探)等。
中国交响乐团男高音演员,多次和国家大剧院、中央歌剧院、中国歌剧舞剧院、天津大剧院合作,演出歌剧将近三十部。除了和大剧院合作过的歌剧以外,其他作品还有:《托斯卡》《假面舞会》《游吟诗人》《茶花女》《魔笛》等。在歌剧《纳布科》中他与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有过精彩合作。他还跟多位著名指挥有过合作,包括:安东尼奥·帕帕诺、汤沐海、吕嘉、李心草、张国勇、许忠等。
【剧情介绍】
1934年10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红军准备撤离苏维埃共和国的都城瑞金,中央红军某团曾团长和彭政委接到转移的命令时,不忍把伤病员留给敌人。而此时,来说服伤员的彭政委的爱人洪大夫说出了自己受命也将留下来照顾伤员,面临生死离别的夫妻代表着离开瑞金和留下来的同志,唱出了《就要离开,就要分别》。军号声中,红军战士唱着《我们终将得胜利,红军一定会回来》,怀着对梦想追求的决心离开瑞金。
湘江战役,红军长征中最惨烈的一战,血染湘江。
战争过后,彭政委看着活下来的熟睡中的战士,唱起《啊,寒夜中》。下决心拢住队伍,为理想绝不后退。战士们思索后的重唱,合唱。
夜入遵义城的红军获得到了修整机会。部队与商户公平交易,战士们与宣传队搞起了写标语大竞赛。热闹的气氛后,深夜,遵义会议的公告传来,毛委员加入了领导中心,中国革命迎来了历史的转折点。
在敌军围追堵截中,红军在面对生死存亡时,曾团长和彭政委带领战士一天一夜奔袭两百四十里,在大合唱《奔袭》后战士们一鼓作气夺下泸定桥。红军主力胜利突围。
面对雪山、草地的艰难困苦。红军战士在各民族同胞的支援下不屈不饶,为了理想勇于向前。战士平伢子为了战友们的安全,在试吃野菜时中毒,将死的平伢子为不拖累红军,以一曲《我舍不得离开》的咏叹调后表达自己对红军的留恋后牺牲。
历经艰难险阻,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终于在陕甘边界的会宁胜利会师。在热烈的会师大合唱后……彭政委却得知爱人洪大夫被捕后牺牲的消息。洪大夫最后的信,激历了战士们,全剧在大合唱《热血,梦想》中结束。
【演出团体】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驻院合唱团。
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成立于2009年12月8日,由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担任指挥。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所属的专业文艺演出团体,合唱团秉承大剧院人民性、艺术性、国际性的宗旨,被公认为一支充满朝气及无限潜能的专业合唱团。
伴随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五年来的成长过程的,有诸多当今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大师:包括著名导演弗朗切斯卡?赞贝罗、强卡洛?德?莫纳科、乌戈?迪安那、陈薪伊、曹其敬、廖向红、易立明、李六乙;著名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丹尼尔?欧伦、郑明勋、严良堃、杨鸿年、吕嘉、张国勇、李心草、郑健、杨力;著名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茵瓦?穆兰、胡安?彭斯、布兰登?乔瓦诺维奇、弗朗切斯科?梅里、戴玉强、魏松、莫华伦、袁晨野、廖昌永、章亚伦、张立萍、迪里拜尔、孙秀苇、和慧、杨光、李晓良等。大师们对国家大剧院合唱团有着很高的赞誉,世界著名男高音多明戈曾说“能和这些才华横溢的青年艺术家们合作,是我的荣幸”;指挥家洛林?马泽尔表示“这是一个充满激情的合唱团”;指挥家丹尼尔?欧伦排练后兴奋地表示“这是我见过的声音最棒的合唱团,虽然他们很年轻,但比很多欧洲的合唱团都要好”。
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合唱团,他们是中国歌剧合唱最高音乐造诣的代表者。每年超百场的演出,用自己的声音和热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歌剧人物形象,为推动国家大剧院艺术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自成立以来,积极参与国家大剧院制作的原创歌剧《西施》《山村女教师》《赵氏孤儿》《美丽的蓝色多瑙河》《运河谣》《骆驼祥子》《冰山上的来客》《日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方志敏》等,中外经典歌剧《白毛女》《洪湖赤卫队》《图兰朵》《卡门》《茶花女》《爱之甘醇》《托斯卡》《蝙蝠》《灰姑娘》《漂泊的荷兰人》《假面舞会》《罗恩格林》《霍夫曼的故事》《奥赛罗》《纳布科》《费加罗的婚礼》《意大利女郎在阿尔及尔》《游吟诗人》《乡村骑士》与《丑角》《诺尔玛》《唐?帕斯夸莱》《阿依达》《弄臣》《魔笛》《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德烈?谢尼埃》《西蒙?波卡涅拉》《参孙与达丽拉》《歌女乔康达》共四十部作品的演出。其展现的艺术水准获得了业内人士及观众的一致好评。
除了歌剧的演出外,国家大剧院合唱团还策划与参演了许多大型声乐作品及主题音乐会:包括《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二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威尔第安魂曲》《纪念黄自诞辰110周年音乐会》、歌剧音乐会《威廉?退尔》《唐?璜》及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等。通过音乐会这一艺术载体,让更多的观众更加了解了合唱的魅力与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不懈追求的艺术精神。
作为国家大剧院驻院演出团体,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始终重视观众培养,坚持参与国家大剧院艺术教育普及活动。积极策划和参加周末音乐会、经典艺术讲堂,同时进学校、走社区,为高雅艺术的普及与传播,为逐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国家大剧院合唱团也将不断地将国家大剧院艺术产品和优秀的经典作品传播至海外。他们先后出访新加坡、韩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演出交流活动,获得了广泛赞誉。2015年9月随国家大剧院远赴意大利参加了《骆驼祥子》巡演。
新世纪的北京,充满着高雅艺术的繁荣气息,国家大剧院合唱团的年轻艺术家们把人生中最有活力、最有张力的青春时光与合唱艺术结缘,与歌剧表演艺术结缘,为梦想、为艺术,不断前行。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远大的音乐精神和视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来,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位列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劲旅,并迅速得到了国际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莱里?捷杰耶夫、法比奥?路易斯、郑明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列夫?赛格斯坦、根特?赫比希、吕绍嘉、汤沐海、张弦、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戈蒂耶?卡普松、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李晓良、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凭藉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同样的优秀表现和丰富经验,他们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而名闻海内外。在歌剧领域,他们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中国歌剧音乐的全新艺术境界,也令国家大剧院众多世界级的歌剧制作更加熠熠生辉。五年来,他们精彩呈现了三十余部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既包括《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奥涅金》《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费加罗的婚礼》等世界经典歌剧,也包括《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等中国原创歌剧。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不仅以跨越整年的乐季策划呈现了精彩的节目编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与创意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吕嘉带领下于2013年开启的全套贝多芬之旅中,他们展示出了对德奥古典作品的深厚偏爱和高超素养。在马泽尔指挥下演绎的瓦格纳名作《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以来最完美的演绎”,而该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由索尼古典进行全球发行,并成为马泽尔与中国乐团唯一公开发行的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相继上演约翰?亚当斯、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当代作曲家的作品,并陆续委约和全球首演了十余位顶尖作曲家(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赵季平等)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积极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作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海外。2012至2015年,他们先后与艾森巴赫参加了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和悉尼上演音乐会,与吕嘉赴新加坡、首尔、大邱、台北和澳门举行亚洲巡演。2014年吕嘉率领的芝加哥、纽约、华盛顿、蒙特利尔等七大城市的北美巡演,堪称中国乐团在国际乐界的新突破,以其“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
在以“弦外有声”为主题的2016年至2017年乐季中,乐团将上演《唐豪瑟》《水仙女》《战争与和平》等十五部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郑明勋、吕绍嘉、克劳斯?彼得?弗洛、帕沃?柯岗、哈努?林图、汤沐海、张艺、李飚等指挥家带领下,与郑京和、戈蒂耶?卡普松、海宁?科瑞格鲁德、王健、吴蛮、张昊辰、陈萨、秦立巍、杨天娲、宁峰、吴巍等独奏家合作,带来三十多场精彩的音乐会。同时,陈其钢与王羽佳将作为国家大剧院2016年至2017年驻院艺术家,与乐团展开从音乐会到教育项目的广泛合作。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并由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