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各部门: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效发挥传统文化独特的文化育人和精神陶冶作用,积极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三届“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16〕16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主题
“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活动内容
1、利用传统节日或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纪念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载体多样、内容多样的纪念、庆祝活动,培育师生“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等良好情操。
2、利用学校各类讲坛、论坛,组织开展文化大讲堂、文化名人校园行、名作名篇赏析讲座等活动;利用教师、学生社团组织开展民俗文化和优秀校园文化展览,优秀传统戏曲戏剧、音乐舞蹈展演,传统文化美术书法作品展示等活动。
3、组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学习、优秀经典诗词作品诵读、优秀传统文学诗词作品朗诵比赛等活动。
4、利用站群、微博、微信平台等新兴媒体,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网络送名言、送名句、送书目活动,不断增强师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点,形成网络传统文化热点,发挥其特有的文化育人和陶冶精神渠道作用。
5、利用学校教学场馆、学生生活区等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张贴、布置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词语、警世语座右铭、历史名人画像等,极力营造“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三、时间安排
1、6月—8月为活动开展时间。各二级学院、各部门可结合本单位优势或学科特点开展活动,结合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建设,探索创新“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方式和载体,丰富活动内容,扩大活动影响。
2、8月—9月为成果总结凝练时间。各单位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凝练活动特色、善于总结规律、挖掘内涵,努力形成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校园文化成果项目申报。
3、成果申报时间为9月初。请各单位于9月5日前将活动成果报送学校团委办公室,报送成果须形成2000字左右文字材料和相关成果图片3—5张,填写《“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成果征集表》,将电子版发送到邮箱:bactw@126.com。
四、活动要求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挖掘本单位文化资源和文化特色,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特色的活动方式,依托有效载体和活动手段,形成品牌,积极推动“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
2、要注重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网络以及微博、微信平台等载体,及时宣传活动成效,做好对外宣传报道,营造浓厚氛围,推动活动形成声势,取得实效。
3、要充分调动学校文化学者和大学生的积极性,广泛发动教职工和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在活动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魅力、领悟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洗礼,提升民族自信,振奋民族精神,形成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尚。
4、学校将遴选效果好、有特色、影响大、可推广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成果,推荐上报北京市教委,参加教育部组织的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活动特色展示项目评选活动。
共青团北京农学院委员会
2016年6月23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