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团委社会实践团—河南南阳之行
2018年7月31日至8月3日,我校团委联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团委共同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在南阳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南阳团市委组织的现场观摩、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签订合作意向等多形式活动,深入了解了南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深刻认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意义,感悟移民精神,进一步加强了京宛两地团组织、青年之间的交流。

7月31日,召开了首都高校大学生赴南阳暑期社会实践座谈会,南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昊哲出席座谈会并讲话。孙副市长以南阳四圣(科圣张衡、医圣张仲景、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为切入点,介绍了南阳悠久的文化和历史,以及南阳在南水北调这一伟大工程中的角色和作用,特别是南阳人民在移民工作、保护水源等工作上付出的艰辛努力和牺牲,鼓励大家感悟和发扬移民精神。孙副市长借用经典诗词“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表达了南阳与北京因南水北调而结下的深厚情谊。最后,孙副市长指出,开展高校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南阳市加大柔性引才引智力度,促进人才向基层流动,进一步深化校地和京宛合作的重要举措。希望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认知南阳,感悟南阳,争取成为南阳发展的参与者,南阳政策的宣传员,推动京宛两地青年组织和青年的长期联系和合作。同时,南阳市人才办主任朱艳红在会上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诸葛英才计划”,以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方式欢迎更多人才到南阳这片热土施展抱负。

8月1日上午,首都高校大学生实践团队在南阳理工学院开展校际交流活动。先后参观了大学生雷锋营展馆、校学生会等团属组织的团学阵地、创业孵化园、校史馆,并就高校共青团改革、高校团学组织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座谈交流。下午,首都高校大学生实践团队走进中关村科技园。南阳高新区京宛合作办主任、中关村南阳科技产业园管委会副主任张东首先介绍了中关村科技产业园概况,并引导参观了中关村e谷(南阳)软件创业基地、南阳威奥斯图车辆减振器公司、南阳金冠电气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沙盘模型、图板展示、宣传讲解,我校大学生实践团系统了解了南阳市高新技术产业规划和发展方向。

8月2日至3日,我校大学生实践团队赴淅川县调研“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关情况和精准扶贫工作。先后到淅川县九重镇唐王桥金银花基地、中线渠首大坝、丹江口水库、盛湾镇瓦房村和丹江移民民俗博物馆走访调研,并集中收听了移民报告会,使首都学子对中线工程、移民精神、水质保护和脱贫攻坚工作都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实践心得:
曹邦:
7月31日至8月3日,两所高校组织十余名学生骨干成立社会实践团队奔赴河南省南阳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在这几天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有很多值得去总结和思考的东西。
南水北调,惠及京宛两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通过南水北调这一根主线,促进了南阳对人才的引进流动,进一步深化了校地和京宛合作。对于推动南阳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和转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使来自首都高校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南阳、了解南阳,不断增强京宛两地青年学子的友谊。北京农学院学生会通过与南阳理工学院学生会在组织架构、委员制度以及内涵发展等方面的深度讨论,增强深化了两校学生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认知,有利于两校学生会组织全心全意更好的、更积极的为本校学生进行服务。在会谈过后,两校学生会还共同建立了线上微信交流群,希望在未来的时间里两校学生会能够在学生组织顶层设计等方面提出更多的可行性方案,团结更多青年力量共同推动京宛两地青年学生组织的长期发展。
随后,通过考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南阳威奥斯图车辆减震器公司、南阳金冠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对南阳产业结构和规划方向有了更加系统的理解。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发展产业才有促进经济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最后,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淅川县,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有关情况和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实地调研。其中我有两点体会:
一、移民精神值得我们去铭记和感悟,这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发展,使南阳走上了一条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双赢路线;
二、发展农村依靠的重心不是传统的农耕体系,而是走出一条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当地实际情况的可持续道路。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认知,也提高了自己学会运用不同视角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希望京宛两地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推动两地社会经济的共同发展!
陈菁蕊:
在本次暑假中,我非常荣幸的参加到本次前往南阳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在这四天的实践中我们调研参观了很多值得学习的学校、企业、农村等,了解到了很多之前未曾了解的事情。
在这段时间的听课、参观、学习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南水北调这一世纪工程以及在南阳人民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出的南水北调精神。在我们抵达南阳的当天,由南阳市常委、副市长孙昊哲为我们第一次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基于南水北调工程而衍生出南水北调精神。在孙市长的讲话中,将南水北调工程总结为“叹为观止的世纪工程、荡气回肠的移民壮举”。8月2日至3日,更是前往浙川县中线渠首大坝、盛湾镇瓦房村和丹江移民名俗博物馆实地考察。
在实践学习中,南水北调工程中移民们舍己为国的大局意识令人震撼。南阳市是河南省面积最大、人口全省第一的大市,自古便有“中州粮仓”之称,这里的人们对土地的感情是我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无法想象出的深厚。但就是这些有着深厚泥土情怀的人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重点工程的建设、为了远在北方同胞的饮水问题,这些从未离开过家乡的人们,告别了生养他们的故土,甚至有很多的人与亲人们就此别过,踏上了移民的路途。
在这次场叹为观止的世纪工程与荡气回肠的移民壮举中产生的南阳移民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与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作为团委的学生干部,我们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尽自己的所学宣传与弘扬南阳移民精神,饮水思源,珍惜这与南阳人民共饮的一渠清水。
周鑫:
赴南阳暑期社会实践虽然仅有短短的四天,可在这四天中我的收获却是巨大的,而且我也坚信此次南阳之行必将给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积极地影响。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我们来到的是南水北调工程渠首所在地——河南南阳。抵达当天,在接待会上南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孙昊哲为我们介绍了南阳市的部分情况,其中较大篇幅用来介绍南水北调工程情况以及南阳市在南水北调工程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孙市长将其描述为“叹为观止的世纪工程、荡气回肠的移民壮举”,我从内心真的感到非常震撼!其一,这项工程的实施真的是充满了智慧和魄力;其二,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南阳人民所体现的这种移民精神是真正伟大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去参观调查了渠首、移民村、移民博物馆、淅川县环境监测中心,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听取了移民情况报告、观看了移民纪录片,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南阳人民“一渠清水送北京”那种伟大的牺牲精神!许多企业受限发展,还需要投入力量保障水质,这种精神真的是值得我们赞扬和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很多领导、基层干部、创业者都提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们也表达出对人才的迫切渴望。作为青年大学生,我深切的感受到自己身上责任重大,也必将坚定自己报效祖国的信念,成长、成才,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段玉馨:
历时4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于8月4日结束,此次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赴河南省南阳市暑期社会实践收获颇丰。我们曾在课本中悉知“南阳”。《出师表》中“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中那个“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愿得一隅清雅之地,远离官场,不求做官扬名的诸葛亮;《陋室铭》中“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我们也熟知诸葛亮曾隐居于南阳。春秋时期,楚置宛邑,始称南阳。旧时楚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今市南阳,风景秀丽,人文荟萃。
7月31日下午我们抵达河南省南阳市,在随后的座谈会上,孙昊哲副市长为我们深度讲解了南水北调工程以及从中体现出来的南水北调精神。市长用两句话来精简概括南水北调精神——叹为观止的世纪工程,荡气回肠的移民精神。作为南水北调工程中的受益者,听到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后备受感动。南阳市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渠首所在地,又是重要的水源区和主要淹没区,既有移民工程,又有输水干线工程和受水配套工程,是总干渠渠线最长、工程量最大、投资最多、任务最重的省辖市,在整个中线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搬迁安置移民16.5万人,涉及全省6市25个县,其中市内安置10万人。一渠水来之不易,移民工作精神值得赞扬,饮水不忘思源,珍惜每一渠徐徐北送的清水!感谢团市委、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团委和我校团委组织此次暑期社会实践,让每一位青年都从活动中学习、收获颇多,感慨良多,愿南阳今后发展愈发璀璨,开启腾飞的新篇章,愿京宛两地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