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7日,“逐鹿杯”辩论赛半决赛第一场在图书馆报告厅正式拉开帷幕。

本场辩论赛邀请到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辩论队队长刘泽胜,华北电力大学能动辩论队队长胡凡,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辩论队资深队长温浩作为评委。对战双方为正方: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反方为: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校学生会权益生活部部长陈子健担任本次辩论赛的主持人。双方辩手随后依此进行自我介绍,主持人介绍了比赛规则后,比赛正式开始。
刘慈欣的小说《流浪地球》中展现了多种价值冲突,在电影设定中,地球被木星大气抓住,即将飞灰湮灭。面对这一情况,联合政府以及空间站人工智能MOSS决定放弃地球35亿人的性命,选择让拥有全部地球动植物基因、全部人类文明数据库和一部分宇航员所在的空间站承载人类命运,成为“火种”,寻找适宜居住的去处延续人类文明。而空间站宇航员刘培强则无法接受这一决定,他擅自用酒精烧毁了空间站中的人类资料库,并驾驶空间站引爆了木星。这样做有机会让地球因木星爆炸而被推出木星大气,因此被称之为“希望”。但这么做也意味着如果失败,不但地球灭绝,人类文明的火种也将被扑灭,从此以后人类将彻底从宇宙消失,并且毫无痕迹。


正方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所持观点:电影《流浪地球》中人们应该选择“希望”;反方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所持观点:电影《流浪地球》中人们应该选择“火种”。双方将以此展开精彩的辩论。
在立论环节中,正方一辩以选择希望,是相信地球使人类更稳定的存活、选择希望,对于整个流浪地球计划来说收益更大、选择希望,保留了物质与精神上的故土与家园这三个方面进行立论。反方二辩围绕对方希望计划成功的概率完全未知,是一场豪赌,对正方一辩进行提问,给正方的理论带来不小的冲击。并且提出火种计划才是理性、可靠的,真正表现了人类的牺牲精神、责任担当、勇气和力量。言语锋利,极具气势。
而后的攻辩环节氛围则更为紧张,双方交锋唇枪舌剑、你来我往。正反方的三辩巧舌如簧,不放过对方言辞中的任何一个漏洞,针对反方火种计划成功概率进行反驳,提出小小的空间站无法应对未来的一切未知的困境。双方争论不休,气氛逐渐被推向高潮。台下的观众们也都被各位辩手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活跃的思维深深的折服。
而自由辩论部分更是将本就火热的现场气氛推向了顶点。双方围绕自己的观点,以犀利的言辞和清晰的逻辑据理力争,攻守相结合,将一个个犀利的问题抛向对方?双方据理力争,不断抢夺着有利己方的讨论范围。
结辩环节,双方四辩针对本场比赛的交锋情况进行总结,抓住对方在之前环节中展现的疏漏进行攻击,同时对于己方观点进行补充和完善。反方在总结陈词中指出希望计划是临时提出的,成功的几率没有准确性,可行性上也是不计后果的,而火种计划是可行度十分可观的。正方四辩也总结了反方在交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对于己方立场进行巩固强化,言辞生动而流畅。
最后三位评委依次为本次辩论赛进行点评,回顾整场比赛,其次在辩论论点、例证以及思维逻辑方面给予深刻建议。最终动物科学技术学院以清晰的逻辑思维和精湛的辩论技术取得本次辩论赛的胜利。本场比赛最佳辩手为反方二辩胡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