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我校师生在2024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中荣获佳绩

[来源]:校团委 [发表时间]:2024-10-11 08:45:40

日前,由北京市教育工委、市教委组织的2024年首都高校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计划成果评审结果正式公示,我校三支团队获奖。

其中,生资学院的“乡约盛夏,遇践‘佛见喜梨’”团队荣获一等奖,食品学院的“‘麦’香礼贤—一‘麦’相承助乡村”团队荣获二等奖,动科学院的“京韵绿养—首都奶牛低碳养殖与种养一体化”科技服务团队荣获三等奖。



科技小院助农情,绿色栽培促振兴

乡约盛夏,遇践“佛见喜梨”实践团把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依托科技小院,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专业优势助力产业发展。实践团致力于茅山后村“佛见喜梨”的绿色栽培与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把课堂开到果园,针对梨树主要病虫害防治、施肥以及授粉等活动开展培训和交流共计30余次,培训400余人次。实践团积极推广以生物防治技术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肥和微生物菌肥的使用并改良土壤,目前使用率已达到70%,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园40余亩,提升了果农专业化管理水平。实践团队还通过直播助农的方式,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助力农业发展和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促进农副产品企业拓展线上销售和直播带货的发展。

团队成员在田间进行果品品质调查

实践团在田间进行直播助农


深耕小麦产业,共绘乡村新画卷

“麦”香礼贤—一“麦”相承助乡村实践团依托礼贤镇乡村振兴师生工作站,针对龙头村小麦产业面临的种植技术落后、文化内涵不足、品牌影响力不够等痛点问题开展调研,研究助农之策。实践团以科技、文化、产学研融合为一体助力乡村振兴,通过建立研学中心、创新车间和生产线等,促进当地小麦产业提质增效和发展完善;建立小麦文化艺术馆、开展小麦文化讲座和研讨会等探讨小麦产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促进文化交流;设计小麦种植体验活动、加工与制作活动、“麦苗”研学活动等,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双赢。截至目前,已设计面包包装13个、啤酒包装15个;已形成原麦味道工坊讲解词1套、原麦艺术馆讲解词1套,内部装饰方案2套、展品陈列规划方案1套;已设计并建立面包创新生产线1条、精酿啤酒生产线1条;完成优质小麦种植基地规划2万亩;促进直接就业20余人,间接就业60余人。

团队师生与基地负责人合影

团队师生考察工程质量


京韵绿养携手金银,奶牛低碳同筑振兴

“京韵绿养”实践团前往北京首农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旗下牧场—金银岛牧场,深入开展奶牛低碳养殖与种养一体化产业调研,实践团引入并推广厌氧消化技术,有效减少了粪污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甲烷排放,同时还利用好氧堆肥技术,促进粪污中的有机物与氧气反应,有效减少了恶臭气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持续服务乡村振兴和首都奶业绿色健康发展,实践团以北京农学院通州奶牛科技小院为平台,特别设立了专业的“低碳智囊团”,为首都7个牧场提供了覆盖奶牛养殖全产业链的技术服务,包括但不限于饲料配方优化、粪污管理、甲烷减排技术、种养一体化方案设计、智能化养殖管理等。

团队师生在金银岛牧场合照

团队成员给奶牛采瘤胃液

未来,北京农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抓好关键环节,推动社会实践活动内涵化、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发展,引导学生厚植知农爱农情怀,培养学生练就兴农强农本领,将思政教育“红”的底色与农林教育“绿”的本色深度融合,上好乡村振兴“大思政课”,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农业强国,北农何为”这一重要时代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