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领学人:徐婧怡、张璇、杨宇轩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是本期领学人徐婧怡、张璇、杨宇轩。下面由我们来带领大家一起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二卷第六章——《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
2020年10月25日采访组采访了当时1994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通过共青团中央发起的“希望工程”对接到的平潭县贫困失学儿童林冬梅。
1994年,习近平与林冬梅通过“希望工程”项目结成“一帮一”帮扶对子。据林冬梅回忆:从我小学四年级开始,到初中再到高中直至大学毕业的十二年里,习叔叔每年都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资助我,从未间断。他经常鼓励我要好好学习,劳逸结合。
2002年9月,林冬梅考入福建师范大学历史系。学校很关心爱护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贫困生开通了“绿色通道”,不仅减免了学费,还提供了勤工助学岗位,她的经济压力减轻了许多。快完成大一学年的学习时,便迫不及待地写信向习叔叔汇报,说她是多么珍惜这来之不易又无比美好的大学生活。
在林冬梅的回忆中,第一次与习叔叔见面时,习叔叔说,他小时候也是从艰苦和困难中走过来的。他鼓励林冬梅要克服困难,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放眼未来。他还说:“有共产党在,日子总会好的。”
林冬梅说,她们全家都非常感谢习叔叔,妈妈甚至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习叔叔深情地说:“我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来参加‘希望工程’结对救助工作的。参加‘希望工程’帮助濒临失学的孩子重返校园,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参与的同时,自身也深受教育。各级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人士都要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希望工程’,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救助贫困失学孩子重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林冬梅在回忆第二次与习叔叔的见面时表示,习叔叔还说,他没有被困难吓倒,也希望我们不要被困难吓倒,要勇敢地打败生活、学习中的困难。他还嘱咐随行人员,要创造机会让贫困地区、边远山区的孩子走出去见见世面,长长见识。
习叔叔说:“不要感谢我,要感谢党,感谢‘希望工程’。你们学习好,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林冬梅与习近平的通信从小学开始到大学毕业,直至参加工作后。并且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阶段及参加工作后都曾收到习叔叔的回信,总共五封。每一封回信都是关切满满,给她每个阶段的成长指明了努力方向,也给了她克服困难、拼搏前行的智慧和勇气。面对采访组的询问,林冬梅热切的说:习叔叔的嘱托和关爱,给予了我无穷动力,激励着我自强不息。
在之后的生活中,林冬梅还利用各种机会尽力帮助社会上需要帮助的陌生人,用实际行动传递习叔叔及社会的关爱,她十分感激习叔叔对她长达十二年的资助圆梦,她说:没有习叔叔的帮助,我就不会有今天。习叔叔在我心中播下了希望、奋斗、感恩的种子,教会了我踏实成长、自立自强,教会了我关爱他人、回馈社会。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习叔叔雪中送炭,帮我渡过了难关。他像一盏明灯,温暖着我健康成长,照耀着我奋勇前行。
最后,林冬梅向采访组表示,能够从事充满爱的教育扶贫事业,她的内心充实而有力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能够让那些贫困家庭的孩子像她一样安心、快乐地在学校里接受教育,让他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党的呵护和社会的关爱。她说:这是习叔叔当年身体力行教会我的,我也想将习叔叔对贫困学子的爱传承下去,“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学习感受
徐婧怡:通过反复学习《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的故事,我深受触动。我能深切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深知知识对于个人命运改变、对于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作用。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教育的理念。我看到了总书记对青年学子无私的关爱与殷切的期望,这份关怀跨越岁月,给予受助者逐梦的勇气和力量。
对于我们个人而言,这一故事也激励着我们珍惜读书机会。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始终应学习总书记热爱读书不怕困难的精神,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不断克服前路的困难,用于担当,回馈社会,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
《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的故事,是总书记关爱青少年成长的生动写照,它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努力学习,也将引领全社会更加重视教育公平,让每个孩子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
张璇:在细细品读《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一代的关怀与重视。习叔叔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无私奉献,他的每一份帮助都饱含着对教育事业的深情和对下一代的期许。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知识,拓宽视野,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此外,我从林冬梅的人生经历中体会到了青年一代艰苦奋斗的精神。她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这一代人在追求梦想道路上所应具备的品质。青春属于那些心怀伟大梦想的人,但梦想绝非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具备迎接困难与挑战的本领和敢于担当、不怕困难的精神。
这个故事也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帮扶的重要性。在偏远地区,仍有许多渴望知识的孩子面临着求学的困境。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经济上的援助,更需要精神上的鼓励和持续地关注。习叔叔十二年如一日的坚持,展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责任担当,这种担当正是推动教育公平的重要力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将来也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让这份温暖永远延续。
杨宇轩:读完《习叔叔连续十二年资助我圆‘读书梦’》,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习近平同志自1994年起,通过“希望工程”资助林冬梅,从小学四年级直至大学毕业,十二年从未间断。期间,不仅给予经济支持,还八次看望、五次回信,关心她的学习与生活 ,这份关怀令人动容。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视。教育是改变命运的钥匙,习叔叔的善举,为林冬梅打开了知识殿堂的大门,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
反观自身,我们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更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以林冬梅为榜样,勤奋刻苦,努力提升自己。同时,当我们有能力时,也要积极投身公益,传递爱心,为那些渴望知识的孩子送去希望,为推动教育公平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更多人因教育而改变命运,成就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