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京华大地,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在这个火热的盛夏,北农青年再次启程!
521面旗帜猎猎招展,3000余名师生奔赴四方。他们深入田野乡间,躬身“三农”一线,带着知识、热情与科技兴农的使命,将“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写在广袤的田野上,将强农兴农的志向融入服务首都和祖国乡村的壮阔征程。
校团委新媒体中心特推出【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专题报道,这里,我们将记录下每一滴挥洒的汗水,定格每一个服务乡亲的动人瞬间,分享每一份源于实践的深刻感悟—— 这里是青春的足迹,是成长的课堂,是服务“三农”的北农答卷!
本期记录团队
多彩乡韵实践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乡村文化创新与发展,7月7日至12日,文发学院多彩乡韵实践团在常丽红老师带领下赴平谷区寅洞村科技小院,开展以“文化彩绘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通过艺术创作与产业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在前期调研阶段,实践团与村委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了解寅洞村“桃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团队成员走进国桃基地,参与摘桃、去袋、分拣、装箱等农事操作,实地感受现代农业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实践。通过林间劳作与农户访谈,同学们对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形成了系统认知。

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墙体为创作载体,将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入乡村景观。从“立春”的生机盎然到“秋分”的丰收图景,24幅主题彩绘历时5天完成,总面积达120平方米。创作过程中,团队成员注重与村民互动交流,通过现场讲解让传统文化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百姓生活。刘家店镇驻村第一书记评价道:“这些作品既美化了村容村貌,更成为传播农耕文明、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窗口,增强了寅洞村的文化自信。”

实践团成员、连续两年参加实践的刘安阳表示:“当看到村民们驻足欣赏墙绘,主动向我们请教节气知识时,我感受到文化传播的真正价值。在寅洞村,我们不仅通过墙绘传播传统文化,更见证了文化元素赋能‘桃产业+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这次实践让我认识到,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推动文化与产业同频共振,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实践团成员马晓玲表示:“这次彩绘创作让我深刻体会到艺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力量。我们不仅用画笔描绘节气文化,更在与村民的交流中感受到传统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
实践团成员程源远表示:“在参与桃产业实践和墙体创作的过程中,我看到了青年学子扎根基层的无限可能。乡村振兴需要我们既做文化的传播者,又当产业的实践者。”

据悉,实践团后续将整理形成《二十四节气文化墙绘创作指南》,并协助村里开发文创产品。文发学院将持续发挥学科优势,通过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让青春智慧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