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3】| 古树为脉,设计赋能,文创出圈,振兴乡村

[来源]:校团委 [发表时间]:2025-07-18 15:34:33

脚步丈量京华大地,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在这个火热的盛夏,北农青年再次启程!

521面旗帜猎猎招展,3000余名师生奔赴四方。他们深入田野乡间,躬身“三农”一线,带着知识、热情与科技兴农的使命,将“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写在广袤的田野上,将强农兴农的志向融入服务首都和祖国乡村的壮阔征程。

校团委新媒体中心特推出【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专题报道,这里,我们将记录下每一滴挥洒的汗水,定格每一个服务乡亲的动人瞬间,分享每一份源于实践的深刻感悟—— 这里是青春的足迹,是成长的课堂,是服务“三农”的北农答卷!

本期记录团队

古树探秘小分队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响应国家《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落实“三农”工作,2025年7月,园林学院“古树探秘小分队”8人在指导老师冯丽、马晓燕带领下,前往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开展暑期“青振乡建”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十三陵古树调研与活化利用”为主题,通过开展古树景观改造、游线打卡、文创产品设计等,探索古树资源活化路径,助力乡村振兴。

古树为脉,唤醒乡村文化记忆

十三陵是北京重要古树群落,现存古树4400余株,占全市11%。团队在调研前多次开会探讨细节,准备工作完成后,前往茂陵村、裕陵村等守陵村落,对200余株古树定位、拍照,筛选出“帝王树”“夫妻槐”等明星古树,深入挖掘其背后历史文化内涵,并整理成册,为古树宣传提供借鉴,推动古树文化保护传承。

设计赋能,打造乡村文旅新场景

调研发现,守陵村古树保护准则有待完善,如献陵村部分古树缺乏维护,周围杂草丛生,杂物堆积严重。团队针将对此类古树保护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设计“古树 +”主题微景观改造方案,从而提升村内古树文化氛围和旅游品质。

文创出圈,让古树“活”在生活里

团队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从中汲取古树历史文化灵感,设计出具有故事性的文创产品,将创意与实用结合,采用多元化形式,让古树文化走进生活。

古树是“活的文物”,有着独特历史文化价值。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不但锤炼了意志,还提升了实践能力。团队负责人董迎雪同学说到,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村民对古树的珍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乡村发展的潜力,更坚定了乡村振兴信心,愿用所学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践行青年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