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京华大地,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在这个火热的盛夏,北农青年再次启程!
521面旗帜猎猎招展,3000余名师生奔赴四方。他们深入田野乡间,躬身“三农”一线,带着知识、热情与科技兴农的使命,将“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写在广袤的田野上,将强农兴农的志向融入服务首都和祖国乡村的壮阔征程。
校团委新媒体中心特推出【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专题报道,这里,我们将记录下每一滴挥洒的汗水,定格每一个服务乡亲的动人瞬间,分享每一份源于实践的深刻感悟—— 这里是青春的足迹,是成长的课堂,是服务“三农”的北农答卷!
本期记录团队
“木箭生花”实践团
为深入践行乡村振兴战略,探索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新路径,近日,国际学院“木箭生花”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王雪、杨熙、贾博文、张胤瑄的带领下,赴延庆区箭杆岭村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箭杆岭村党支部书记王国丽为实践团详细介绍了村庄的转型历程。作为曾经“无资金、无资源、无资产”的典型村落,箭杆岭村依托山地生态禀赋,成功打造网红徒步路线,以“一星四象,万象更新”为总体布局,构建起“弓箭文化、马文化、康养文化、农耕文化”多元融合的发展格局。王国丽表示,村庄下一步将重点开发文创IP矩阵,系统推进箭文化的品牌化传播。

在村干部“刘姐”的带领下,实践团先后探访了清代龙王庙与年逾500的古榆树,触摸村庄的历史脉络;在箭杆岭弓坊,陈列的弓箭文物、传统制作工具与射箭体验区,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百步穿杨”的文化魅力;错落有致的乡村民宿群与生机勃勃的共享菜园,则生动诠释了“精致乡村”的现代发展范式。

实践团还实地踏勘了山地徒步路线,浏览了一线天、天然溪谷、奇石群落等自然景观资源,并调研了导览标识系统、应急补给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运维情况。此次实践让师生深入了解箭杆岭村从“沉寂山村”到“文旅新星”的转型经验,激发了青年参与乡村建设的责任感。接下来,实践团将借鉴新媒体运营经验打造“箭杆岭”特色IP,设计弓箭主题文创;完善徒步指示牌等配套设施,提升游客体验,助力箭杆岭村的文化传承与记忆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