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78)】| “爱心润乡情,科普促振兴”食品学院师生服务乡村振兴行动实录

[来源]:校团委 [发表时间]:2025-09-19 08:11:17

脚步丈量京华大地,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在这个火热的盛夏,北农青年再次启程!

521面旗帜猎猎招展,3000余名师生奔赴四方。他们深入田野乡间,躬身“三农”一线,带着知识、热情与科技兴农的使命,将“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写在广袤的田野上,将强农兴农的志向融入服务首都和祖国乡村的壮阔征程。

校团委新媒体中心特推出【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专题报道,这里,我们将记录下每一滴挥洒的汗水,定格每一个服务乡亲的动人瞬间,分享每一份源于实践的深刻感悟—— 这里是青春的足迹,是成长的课堂,是服务“三农”的北农答卷!

本期记录团队

"爱心润乡情,科普促振兴"实践团队

近日,食品学院"爱心润乡情,科普促振兴"实践团队深入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辛力庄村,开展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团队在活动前期与村两委深入沟通,通过实地走访调研,了解当地实际需求。基于专业优势,团队精心设计了助农助残、科普宣传、环境整治等系列服务内容,确保活动与乡村切实需求精确对接。

团队联合村两委走访村内三户困难家庭。在88岁老党员刘爷爷家中,成员们聆听老人讲述革命故事,并关切询问其健康状况。在孟老太家中,团队不仅送去了生活物资,还详细讲解食品储存的注意事项。对于聋哑老人徐老伯,团队特别准备了图文并茂的饮食健康挂历,通过手势交流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这些暖心举措丰富了村民对于食品安全的了解,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团队在村活动中心开展了食品安全科普活动。通过案例讲解、实验演示和互动问答等形式,纠正常见误区。就村民普遍关心的食品选购、储存、加工等内容进行了科普宣教。特别是针对常见的食品安全误区,如"冰箱是万能箱"等观念进行了科学纠正。活动还设置了流动科普摊位,现场演示食品氧化、添加剂使用等实验,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易懂。

团队与村内志愿者共同开展环境整治。清扫道路垃圾、整理益民书屋、更新宣传栏等,使村庄环境焕然一新。一位村民感慨道:"这些大学生不仅带来了知识,还用实际行动美化了我们的家园。"活动不仅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了力量,更增进了团队与村民的情感联系。

团队创新整合食品安全、粮食安全和消防安全知识,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海报相结合的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村民易于理解的内容。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进行“三安共筑”宣传。

团队为村内儿童设计了别开生面的支教活动。绘画课上,孩子们尽情发挥想象力;下午的英语课堂则采用游戏化教学,通过词根联想、情景对话等方式激发学习兴趣。活动结束时,孩子们骄傲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为乡村儿童打开了认知新世界的大门。

通过此次活动,团队建立了与辛力庄村的长效联系机制,为后续持续帮扶奠定了基础。成员们表示,将把实践收获转化为学习动力,未来继续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用专业知识服务基层发展,在新时代的广阔天地中书写青春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