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68)】| 科技赋能林下经济 北农学子助力阳坊乡村振兴

[来源]:校团委 [发表时间]:2025-09-05 08:39:00

脚步丈量京华大地,青春赋能乡村振兴!在这个火热的盛夏,北农青年再次启程!

521面旗帜猎猎招展,3000余名师生奔赴四方。他们深入田野乡间,躬身“三农”一线,带着知识、热情与科技兴农的使命,将“大思政课”的生动实践写在广袤的田野上,将强农兴农的志向融入服务首都和祖国乡村的壮阔征程。

校团委新媒体中心特推出【北农青年的实践日志】专题报道,这里,我们将记录下每一滴挥洒的汗水,定格每一个服务乡亲的动人瞬间,分享每一份源于实践的深刻感悟—— 这里是青春的足迹,是成长的课堂,是服务“三农”的北农答卷!

本期记录团队

园林学院“千人百村”实践团

2025年8月,北京农学院园林学院田晔林老师带领师生团队走进昌平区阳坊镇阳坊集体林场,围绕林下中药材种植与科普园建设展开专项实践。本次实践团队怀揣双重目标:一是系统调查科普园的乡土植物资源,获得该园的夏季乡土植物名录,为科普园的科学布展提供参考依据;二是深入参与中药材(紫苏等)的夏季养护管理,学习并实践生态种植技术,为林场林下经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团队通过实地调研与技术指导,为当地生态产业发展注入高校智慧。

抵达首日,田晔林老师与林场技术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科普园规划进展及紫苏等中药材夏季管护难点。针对阳坊林场各项特性,田晔林老师与林场主任共同探讨,为林下中药材种植出谋划策——在田晔林老师的指导下,已种植紫苏500亩,其他3种中药材15亩。

结束探讨之后,师生们深入林区开展林下考察,同步推进乡土植物资源普查与中药材生长评估。针对紫苏种植技巧及林下经济作物的种种特性,田晔林老师在田间地头与林场工作人员促膝长谈。

8月25日,在林场的紫苏种植基地,田晔林老师躬身指导学生和工人如何采摘紫苏叶,耐心讲解采摘的最佳时机与手法。汗水很快浸透了师生的衣衫,但大家的动作却愈发熟练。阳光下,一筐筐深紫、绛红的叶片渐渐垒高,散发出特有的清香,与泥土的气息交织,构成了田间最动人的丰收画卷。

夕日余晖,实践在丰收的喜悦中临近尾声。这一次,我们不仅将论文写在京郊大地上,更将“两山”理念种进了心间。那紧邻阳坊镇学校的40亩林地,是献给未来科普园的礼物;那迎风摇曳的紫苏,正散发着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芬芳。高校智慧与乡土实践深度融合,我们北农学子见证并参与着一条绿色发展的道路在阳坊愈走愈宽,乡村振兴的画卷,正于此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