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北京农学院实践教学中心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农业劳动实践活动。活动中,8名身着黄色马甲的北农志愿者穿梭在实验室、温室与科技展厅之间,以专业的知识和热情的服务,为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劲松分校330名师生学员架起了一座连接高校科研与中学劳动教育的桥梁。


志愿者们化身“科学助教”,与教师一起引领学员开启现代农业科技的探索之旅:实验室里,他们协助教师共同指导学生操作分光光度计提取天然色素,将生物转化技术融入趣味手工;智能温室中,他们带领学员通过数据传感观察水培蔬菜的生长差异,协助学员亲手采摘成熟度达标的蔬菜;面对农业机器人的操作挑战,他们耐心讲解编程指令的魅力,鼓励学员通过团队协作完成人机交互任务;在大学科技园展厅,他们通过生动的场景化演示和启发式引导,向学员介绍学校农业科技的成果转化,将抽象的农业科技知识变得鲜活可触。学员们在动手实践中悄然埋下探索科学的种子。




活动中,志愿者们不仅用专业知识服务实践教学,更与中学生展开深度互动。面对“机器人能否替代农民”“未来农业需要哪些技术”等充满想象力的问题,志愿者们以开放式讨论激发创新思维,引导青少年思考科技赋能农业的社会价值。北京工业大学附属中学劲松分校带队教师表示:“志愿者们的青春活力和专业素养,让中学生看到了科技工作者的另一种风采。”
接下来,校团委将持续推动“科技助农”志愿服务品牌建设,引导更多青年学子在服务社会中厚植“三农”情怀,让志愿精神与农业科技的火种,在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土壤中蓬勃生长。